【编者按】:为全面展示“十二五”期间我院主要办学成绩,进一步增强信心、凝聚力量,科学谋划学院“十三五”工作,推动学院又好又快发展,学院网站将陆续推出“我的十二五 喜看新成就”系列报道。
“我的十二五 喜看新成就”系列报道之十三:
深化科研管理改革,扎实推进科技服务
科研处紧紧围绕名校建设中心工作,完善科研管理体系,规范科研管理,狠抓科研质量,学院科研实力稳步提升,科研水平取得新突破。
1.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健全科研管理体系
建立学院统一领导,院、系两级管理科研管理体制;修订《学院科研工作管理办法》、《学院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科研工作量化考核办法》、《学院教科研经费资助办法》等科研管理文件,形成了“统一领导、协同合作、责任到人”的管理机制。
2.优化绩效管理,科研立项数量大幅提升、科研成果质量稳步提高
完善评价机制。学院建立了“科研成果奖励”与“科研工作量化考核”相结合的约束激励机制。十二五期间,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承担各级各类纵向课题30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厅科研成果奖39项、市级科研成果奖18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取得专利发明50余项。
3.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产学研合作取得新进展
不断完善“厂校一体,资源共享”的校企合作模式,在为企业开发项目实践中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产学研合作取得新进展。与泰安科大热工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开发“抑尘剂、防冻液喷洒设备”,与省农科院合作承担一项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横向合作课题,与泰丰园艺有限公司联合申报市良种专项科技项目;与淄博创景园林绿化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承担山东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项目等。
“政、校、企”合作搭建社会服务平台。25名专业技术人员被泰安市科技特派员领导小组任命为“泰安市第一批企业科技特派员”,1名专业技术人员被为任命为泰安市农业科技特派员;12名专业技术人员被泰安市政府项目评审中心聘为“泰安市工程项目评审专家”;学院成功申报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科技创新联盟”会员单位,1人被聘为“专家服务团首聘专家”;3名专业技术人员被聘为“泰安市科技咨询协会理事”;7人被聘为泰安市社会科学专家;2人分别荣获“泰安市社会科学优秀人才”、“泰安市优秀专利发明人”荣誉称号。
4.立足学院实际进行职业教育研究,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职业教育研究与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在深入研究、广泛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教学成果《高职“分阶段、项目化、协同式”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获2014年度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以市、院、系三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为载体,建立了“课题项目驱动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立项院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65项、市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47项,获市级大学生科技项目经费资助15.2万元。
5.强化对外交流、组织建设不断完善
成立了“ok138太阳集团集团科技协会”、“ok138太阳集团集团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泰安市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积极开展“科技普及”和“社科普及”活动;多次获“泰安市优秀社科联”、“泰安市先进科协”、“山东省社科普及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供稿:科研处 文:屈克英 编辑:李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