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全面展示“十二五”期间我院主要办学成绩,进一步增强信心、凝聚力量,科学谋划学院“十三五”工作,推动学院又好又快发展,学院网站将陆续推出“我的‘十二五’ 喜看新成就”系列报道。
“我的‘十二五’ 喜看新成就”系列报道之十八:
我院党建和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一、抓好组织建设,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显著提升
1.建立了四级党组织体系。加强了党总支、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健全完善了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四级党组织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名校建设13个项目组均建立了党小组。
2.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在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组织实施三次“公推竞岗”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共选拔副县级领导干部20名、正科级领导干部44名、副科级领导干部40名。组织参加国家行政学院、省高校工委等培训22人次,每年组织副县级以上干部到市委党校参加干部轮训。
3.加大党员发展力度。“十二五”期间,共发展党员168人,其中学生党员140人,占83.3%。全院党员总人数为471人。
4.积极支持边疆地区发展。2011-2013年,共接收4批新疆喀什岳普湖县共80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培训任务。2014年选派1名党员干部到岳普湖县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进行为期3年支教。
二、大力做好师资队伍建设
“十二五”期间,我院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由21人上升到63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由112人上升至192人,具有双师素质教师由162人上升至237人,青年教师由193人上升至244人。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
1.加大教师招聘力度。“十二五”期间,学院共招聘教师51名,引进泰安市拔尖人才2名、博士2名。
2.加强师资培训工作。共选派5人参加境外培训,66人参加国内培训和企业顶岗培训,151人参加省级培训。先后分3批组织76名教师干部赴台湾崑山科技大学培训,47名专业负责人到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培训,40名管理人员到天津大学培训。选派国内访问学者7人。
3.建立师生员工激励机制。完善师生员工奖励管理办法,对在技能大赛中获奖单位和师生进行表彰奖励,累计发放奖励金额180余万元。实施了人才递进培养工程,将教师按“教学新星”、“教坛英才”、“教学名师”、“功勋教师”四个阶段递进选拔培养。实施了“双带头人”制度,加大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力度,带动专业和专业群发展。
4.加强制度建设。先后修订和完善了《访问工程师项目实施办法》、《关于攻读博士学位的规定》等14项制度,建立和完善结构合理、相互关联、良性互动的制度体系。
5.开展了专业技术岗位晋级聘用。全院共有253人参加,210人得到晋级,29人首聘,直接受益239人,占全院总人数的50%,占专技人员的62%。
6.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修订了《外聘兼职教师管理办法》,2015年外聘教师达155人,建立完善了兼职教师资源库,对优秀外聘教师进行表彰奖励。
三、强化服务意识,做好离退休人员工作
1.抓好离退休党支部建设。“十二五”期间,离退休人员由174人上升至244人。根据老干部居住范围,划分为4个离退休党支部,在每个宿舍区都建立了老干部活动室,设立会议室、阅览室、娱乐室,订阅了报刊、杂志,配备了体育娱乐活动器材。
2.注重关心慰问老同志。及时走访探望生病住院的老同志,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注重将党和学院的温暖送到离退休人员手中,为他们服好务。为80岁以上的老同志在生日当天送去蛋糕和祝福。
3.重视关工委、老教协工作。积极组织老同志参加老干部文化艺术节活动及上级老教协、关工委等部门组织的征文、书法、绘画、越野行走各项文体活动。
【供稿:组织人事处 文:李洪军 编辑: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