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召开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专家报告会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等文件精神,建立学院常态化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机制,促进学院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提高质量保证工作成效,提升学院人才培养质量,7月1日下午,我院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召开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专家报告会,全体教职员工参加。党委副书记、院长毕于民主持会议。
会上,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袁洪志教授应邀作了《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的实践探索》专题报告。
袁洪志在报告中指出,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要以学校目标管理和部门绩效考核为切入点,以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为着力点,以校本数据平台为支撑点,围绕学院总体发展目标来推进和运行。高职院校开展教学诊改工作,主要任务是充分发挥学校质量保证的主体作用,落实主体责任,以创新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为抓手,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要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个人发展需求为导向,确立符合学校自身实际的办学定位与质量目标。二要把质量提升作为师生员工的共同追求,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各主体单位追求质量提升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保证的质量文化,使质量保证成为各主体单位的自觉行动。三要构建完备的专业、课程、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和后勤服务等质量标准,并制定相应的质量保证制度和运行机制,通过多元诊断的方式,及时发现质量保证体系运行中的问题,促进学生、教师、管理者的成长发展。四要重视改进,横向部门之间和纵向层次之间形成质量环,建立常态化周期性的教学工作诊改制度,提高诊改工作的有效性,使质量保证体系运行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袁洪志还结合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和运行的经验,系统阐述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依据、建设基础、存在问题、框架结构和建设任务,为学院推进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毕于民作总结发言。他指出,袁洪志教授全面解读了教育部诊改工作系列文件精神和进行诊改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总结了方法路径等,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和启迪。作为全国诊改试点院校,我们要进一步认真学习总结系列文件精神,下一步,要选派教师到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习考察,认真做好我院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供稿:教务处 文:李志强 图/编辑:李伟】


